仲信物流  

物流资讯 

物流业变局:风朝哪个方向吹?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0/9/6 11:02:23

毫无疑问,中国的物流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变局。

相对于上一轮以国际快递、港航、物流地产、汽车物流等为热点,此一轮的物流市场热点更多、市场更大,主要包括冷链物流、商贸流通领域的城市配送,以及服装物流和危化品仓储等高端细分领域等。

而由于政府在高铁等领域的强力推动,导致铁路的长距离运输能力跨越向前,直接挤压了航空货运的市场空间,由国家强力主导的航空货运整合重组也有望近期揭盅。

中国物流业的新一轮发展,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经过30余年的改革已经走进了关键地带,外向型经济开始转向内源性和外向型经济双轮驱动。新一轮的发展变革不仅势头来得更加猛烈,而且周期大大缩短,进入的门槛大大提高,对发展的质量要求也将更加严格。

实际上,这一轮的物流市场变局,早在金融风暴开端的时候便开始酝酿发酵。一方面,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中国市场保持一枝独秀,导致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坚持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甚至抽离欧美市场;另一方面,相对于中国企业的青涩,外资巨头往往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遍尝过经济发展的萧条与高潮,准确判断出了中国市场发展的主体方向。

比如马士基的举动就很有典型意义。金融风暴发生后,马士基退出了一些市场,惟独中国市场的投资大大增加,中国的集装箱码头近两年成为马士基的投资重点。此外,也正是在金融风暴期间,UPS投入巨资建设其位于深圳的亚太转运中心。而今,随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这些外资巨头们正在分享胜利的果实。

中国市场发展的主体方向是什么?大体而言,就是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由原来的产业链低端逐渐向产业链高端和细分领域发展。显然,这跟中国内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分不开,比如网络购物的发展导致的快递市场增长,连锁、百货的发展导致的商贸配送市场增长,食品流通要求提高导致的冷链市场增长等等。一些本土企业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动作,比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自建物流体系,但主要满足于其自身需要。

而从外向型经济的角度而言,在中国输往欧美日等国的巨大的物流量中,中国企业负责的物流业务较少,尤其是提供全程的、可视的供应链服务则更加少。在随着中国产品大量走向世界各地的过程中,中国的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低端、附加值少的服务。因此,也就更加难以准确地判断行业发展的前景与走势。

从某些方面而言,中国本土物流企业的迟钝与懦弱是先天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也许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联系我们 仲信网络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沪ICP备17010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