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也是作为一名优秀员工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能力、责任等条件是作为一名优秀员工应具备的,但是如果没有对工作的热情这一切都将失去色彩。 任何企业都希望员工对工作抱有积极、热情、认真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的员工才是企业进步的根本。具有激情的员工能够感染别人的情绪,使事情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对于工作饱含激情的人,永远都是企业最为欣赏的人。 工作热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执著和喜爱。 它是一种力量,使人有能力解决最艰难的问题;它是一种推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进。它具有一种带动力,洋溢于表、闪亮于言、展现于行,影响和带动周围更多的人热切地投身于工作之中。工作热情并不是身外之物,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人自身潜在的财富。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Robbins.S.P.)的理论,人的价值=人力资本×工作热情×工作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热情,那么他的价值就是零。没有工作热情的人,工作时一定是胡干乱干的,整天做的就是熬时间,躲检查,等吃饭,等工资,等休息…… 事实上,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并非处于同等位置,工作热情是工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工作热情可以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有了工作热情,才会丰富工作成果,才能证明工作能力。没有工作热情,成天混日子,那么只会日渐消沉。 许多人在刚刚踏入职场之初,干劲十足、激情高涨,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寄予“厚望”。但用不了多长时间,工作的平淡就会磨平他们的工作激情,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像个机器人,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动作,处理着枯燥的事物。他们每天想的不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的业绩。而是盼望着能早点下班,期望着上司不要把困难的工作分配给自己。每当工作中出现不顺心的事,就会“鼓励”自己换个工作环境,然而每一次跳槽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要想摆脱职业困境,跳出这一怪圈必须明确工作的目的。知道自己在为了什么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为了理想,为了展示自己实实在在的价值,被他人和社会需要和认可,为了没有白活一生而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一份薪水而工作,那么就会感到快乐,感到工作总是有激情的。 然后需要分阶段给自己确定目标。因为人们往往只在爬坡的时候,才会感到干劲十足,充满激情。当爬上山顶的时候,反而觉得迷茫。所以需要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有方向、有动力、有奔头,才有助于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 培养工作热情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对公司的归宿感。无论公司大小无论职位高低,只要你有对事业,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对他人的一片赤诚;对业务、对知识的一片渴求;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那么你将会是一名很优秀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