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夹缝中求生的“二代”,到如今的货代物流百强榜上的领先企业,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仅用 14年时间便完成了质的飞跃。 飞力达见证了中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它的成长,代表了中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其中,四个清晰的阶段,都伴随外部环境的剧烈改变而发生着传奇的故事。 几多曲折得经验同心协力共兼程 1995年,飞力达正式运营。此后两年,飞力达均处于内忧外患、夹缝求生的艰苦创业阶段。刚刚出生的飞力达人员少,业务量小,业务类型单一,主要从事“二代”业务(与口岸的货运代理商合作,以跑运输为主)。当时,飞力达的目标就是凭借自身努力,从别人碗里分一杯羹,直至 1997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转折点始自 1998年。也就从那时起到 2001年,飞力达都处于“跟着感觉走,紧抓政策的手”的稳步成长阶段。随着昆山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开发区成立出口加工区、电子代工企业在昆山迅速落地生根、国家外贸政策放宽等一系列外部利好环境的出现,以及当时昆山货代企业较少等先天条件,飞力达占据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公司业务量开始攀升,结束了长期亏损。同时,飞力达尝试走出昆山,在上海设立分公司,角色逐渐从“二代”转变成“一代”,直接与船公司、航空公司合作,为自己在货代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 2003年,伴随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公司如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境地。飞力达意识到:从这一时期开始,企业迎来了从传统货代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的大好时机。企业有机会与国际领先的货代物流公司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也就从这一年开始,飞力达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两岸四地物流运作架构初步形成。同时,公司开始尝试涉足仓储业务、建立自有仓库,探索第三方物流业务。令人欣喜的是,飞力达的企业文化理念也初步被提炼出来,为公司发展延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指导力量。 从 2007年至今,飞力达一直处于深化调整阶段。公司开始尝试由实体物流服务向三方物流服务和方案解决等深层次业务的发展,并加强资讯建设、注重内部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在业务和管理两方面同时深入、强化。现在,上海、深圳、南京、苏州、无锡、宁波都有设立飞力达分支机构或投资公司,但飞力达关注的绝不是规模的扩大而是想在物流服务领域真正做到专业,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飞力达行动开始以客户为导向。 行走于物流天下,每个阶段都是飞力达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立足电子产品物流、铺设经营网络、选择业务类型、选择经营管理理念,这些选择已经成为飞力达成长路途上的带有标识意义的关键点。 根据现代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发展必然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蜕变期。虽然一家企业改变不了企业从生到死的命运,但可以通过努力使企业的生命无限期延长,改变其生命质量。有的公司屹立百年仍然朝气蓬勃,有的公司经过短暂的几年辉煌就荡然无存。原因有很多,但根本原因却在于企业在快速成长的初期,缺少长远眼光,盲目扩张,没有注重自身素质建设。一个企业选择平庸还是优秀,选择随遇而安,还是阵痛涅槃,,都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有危机意识,是否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危机无处不在。 蓝图清晰 应对危机 去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对于飞力达———一个尚未经历过大风大浪且处于变革时期的企业来说,意义非凡。一方面,企业终于可以检验自己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不幸被吞食,就意味着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东流。所以,在这一年里,飞力达只做了一件工作———深化。企业从自己的发展历史中抽丝剥茧,找到最重要的推动企业走向成功的秘密,梳理公司现状,并一一给出对策;同时,企业还为自己以及所有员工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这些结合起来就形成了飞力达现在的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个关键环节:明确战略管理的思想。 2008年,公司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但该概念仅停留在几位高层管理者的脑海中。 2009年,随着一系列战略总结、战略宣导、战略落地等活动的推进,飞力达战略管理的思路在公司范围内生根发芽。明确以客户为导向,坚持实现客户的价值需求,以“服务好客户”,“全方位服务客户”和“与客户一起成长”三个阶段为基本观念,不断细化与推进公司战略,使每一个飞力达人能够清楚的看到公司发展的未来和重点。 第二个关键环节:坚持客户化为导向的管理体制的建立。从服务好客户,全方位服务客户和与客户一起成长的战略定位,到集团客户体制的建立,再到客户化组织架构和客户经理部的组建,都是围绕坚持客户化为导向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所做的一系列举措,都是飞力达一切以客户为重、一切行动以客户为出发点的归结。客户的信赖是飞力达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任何一家企业谋求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关键环节:坚持研发和创新。 2008年,飞力达将一个原本功能定位不明的物流项目部拆分,明确定位其主体功能为物流产品的研发。飞力达所指的物流产品,就是新的物流服务模式和物流解决方案。只有不断创新和研发出新的产品,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真正走向专业化、现代化、综合化和国际化。 在十几年的发展进程中,飞力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产品线,其中,国际货运业务和 VMI仓储服务是当前最核心的两个部分。从传统货代,到报关,到场站,到保税,非保税仓储,再到集货中心,备件维修中心, VMI, FTL, DC分拨中心,再到 CKD, CS, TL, RL和 TL,都是飞力达向客户不断提供的新的服务功能。 第四个关键环节:坚持打造飞力达的核心团队。以人为本,以人创业,是飞力达坚持的管理思想。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合作伙伴,客户是最重要的外部合作伙伴。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内部稳定了,企业才能在外部有番作为。在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同时,飞力达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人才网络。优秀的员工队伍、优秀的管理团队、优秀的专业团队是公司三个核心的人才梯队。在培养人才方面,关键是企业方是否是伯乐,企业是否能够给员工提供成长沃土,这也是企业现在思考较多的一个问题。 更高阶段=更多不足国内的中小企业一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但也有少数人,即使处在艰难困苦时期,也丝毫不放松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积累。优秀与平庸的差别也往往就在于此。现在,飞力达尚不是一家十分强大的企业,各方面基础也比较薄弱,但飞力达愿意做一家有使命感、有目标、有追求的企业。 目前,企业尝试提出了自己的任务系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架构,还组建了企业内训师队伍,并逐步开发了战略宣导训练、十大沟通原则和十大做事原则等各类业务教育训练课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普及课程。同时,公司还同一些国内外优秀教育训练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文化和培训措施对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在中国内陆,文化的力量介入企业运作尚属近二十年的事。飞力达在优秀企业的身上看到了文化给予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飞力达从创业期的十几人成长为拥有一千四百多名员工的集团企业,很庆幸地以文化的脉络成就了飞力达的历史。从初创到现在,飞力达一直奉为圭臬的,是持续改进。目前,飞力达已总结了一个等式:更高阶段=更多不足,比如企业得到了发展,员工福利、公司体制、操作、服务、客户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持续改进除了给予企业动力外,实际上是给予了企业向前再进一步的自信。飞力达的企业文化并非完美典范,甚至成熟度不够,但是飞力达愿意朝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方向去努力,用现代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飞力达要让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